合肥市庐剧院

合肥市庐剧团是一九六九年八月由原安徽省庐剧团与原合肥市庐剧团合并,重新组建成立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该团前身之一安徽省庐剧团一九五一年六月成立,是全省第一个国营剧团,先后称“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安徽省地方戏剧团”、“安徽省倒七戏剧团”,一九五五年七月一日由安徽省政府批准定名为“安徽省庐剧团”。   

该团前身之二合肥市庐剧团一九五六年九月成立,建团初期称“合肥市人民庐剧团”后改称“合肥市庐剧团”。   

庐剧,为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有近200年历史。   庐剧分东、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生动活泼,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近300出,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正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有四十多种,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   

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合肥市庐剧团是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自五十年代起,就云集了大批庐剧表演艺术家,如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鲍志远、董桂兰等。目前剧团现有演职员103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32人、市政协委员5人,其中多人是国家级戏剧、音乐、舞美等艺术家协会会员,剧团现设演员队、乐队、舞美队、创作室、艺档室、财务室、团部办公室。现任团长、党支部书记张良安,副团长郑小云,主创人员有何合浓、李之冬、杨宏锐、王茂乔等,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近几年,剧团又招收三十名学员送到安徽省艺术学校培养,经过四年专业训练,已毕业,“雏凤凌空”,得到广泛好评,成为庐剧事业的接班人。

合肥市庐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剧团长年坚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深得人民群众喜爱,荣获过安徽省“国营剧团农村巡回演出将”,多年来,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福建、内蒙、四川等省、市参加过汇演,调演、慰问演出和商业性演出。五十年代曾应邀赴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张治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员。

历年来剧团还多次为国际友人及港澳台胞演出。五、六十年代创作、移植演出了《梁祝》、《张羽煮海》、《罗汉钱》、《刘胡兰》、《双丝带》、《李华英》等大量传统戏和现代戏,获得过安徽省、华东地区戏曲汇演、创作、演出、表演等奖励。   

七十年代演出了一批现代红如《江姐》、《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上演传统剧目,首演《十五贯》连满八十场,继演《秦香莲》连满一百二十场,重新排演了《白蛇传》、《半把剪刀》等,特别是复排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花园扎枪》、《休丁香》、《双锁柜》等传统剧目、更屡演不衰。   八十年代起创作排演了《抬大鼓》、《廉泉试官》、《如意缘》、《新城隍,老城隍》等剧目获得了合肥市编、导、音、美、演、各项奖励。   

八九年至九零年,剧团在创作上作了“洋为中用”的大胆尝试,根据莎士比亚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庐剧《奇债情缘》在获得合肥市、安徽省大面积奖励后,又晋京参赛演出,获得了中国第二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在“洋剧中国化、莎剧戏曲化,经典民间化”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艺报、安徽日报等报刊作了大量的评论和报导,受到国际友人、首都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欢迎。

一九九四年剧团为配合改革开放,创演了大型现代戏《好人王科长》参加了安徽省第四届艺术节获得了编、导、音、美、演出、伴奏、表演等七项一等奖,在全省一举夺魁,该剧同年还获得了安徽省九四年度“五个一工程”并由省委宣传部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竞选。   

一九九七年创作演出了反映新形势下军民关系的庐歌音乐剧《鱼水浪漫曲》率先在安徽舞台上推出戏曲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一九九九年创演的黄梅歌舞《听洞房》晋京参加国家计生委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举办的汇演,获得金奖并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在全国播放。   

合肥市庐剧团将在合肥市黄金地段重建合肥小戏院,发展艺术产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剧团地址:合肥市美菱大道537号

邮编:230001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
15
+1